互联网误解:中国互联网是否失败?

首页 >> 中国网络传播网文章管理系统 >> 网络投资 网络沉思 >> 正文

互联网误解:中国互联网是否失败?

来源:中国网络传播网   文章作者:方兴东


  题记:2000年的中国互联网够灰头土脸,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调整,对这个新兴的行业几乎是一种摧残。但是,所遭遇的一切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互联网的失败?

  中国互联网在退却中崛起

  短短一年时间,中国互联网就从高潮到低潮,从狂热到剧冷,从热捧到抨击,从掌声到唾骂,从得意到失意,从欢呼到压力,走完了两个极端之间的全部历程。网络股一路狂跌,深不见底;投资者绝意而去,资源枯竭;媒体全面倒戈,放大所有不利的一面……市场好的时候,什么样的做法都是对的,市场不好的时候,什么样的做法都是错的;市场热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是黄金,市场冷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是垃圾。作为互联网的积极推动者,我们从来没有如此迷惘,如此失落。

  但是,当我们摆脱因突变而带来的情绪,放眼回顾过去与未来,我们却可以获得另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其实,虽然不利,但2000年却是真真切切的“中国互联网年”。无论是捧也好、骂也好,是热也好、冷也好,不可否认的是,2000年,正是中国互联网挺进主流,确立社会主流地位的一年!也就是说,中国互联网在退却中崛起!

  无疑,相映之下,1999年是互联网最风光,最热闹的一年。但在中国,1999年的互联网毕竟才是刚刚登上舞台的一角,毕竟才是开始它的初级阶段。而2000年,尽管资本市场急转直下,但中国网民突破2000万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也许2000万不是一个大数,但在中国,这已经代表了社会影响力的核心。互联网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才第一次作为社会主流媒体的地位开始主导社会的信息源泉,互联网也开始以主流产业和主流影响力呈现出来。

  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让我们超脱简单的是非判断,深入这场冲突的本质。过去几年,新兴的互联网产业以傲视一切的势头迅猛崛起,但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多少人因互联网而失落,多少人因互联网而被动,多少人因互联网而失衡……而这些传统的主流力量,无论在基础上,还是规模上,都要远远强大于新兴的互联网力量。但是,这些力量正因被动,而被最大程度的激活起来。他们本身的利益冲突注定了对互联网的抵制、阻碍和排除。而在两股对立力量的交汇处,正是冲突的中心。如果只是单纯的对峙,简单的对立,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互联网作为新力量,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成长空间;一方面也因本身力量的确弱小。因此,这种时刻,理智的策略必然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使得强大的传统力量在反扑中瓦解,最后的破坏力量,使得失衡的传统势力在暂时的快慰中消解最后的抵触。

  的确,在2000年互联网产业巨大的调整中,是传统力量获得了快乐,但没有真正的胜利,更没有战果。而互联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打击,但没有溃败;的确是传统力量占据了优势,但他们并没有获得成功。互联网承受了打击,但没有被消灭。通过这种博弈的方式,因此瓦解了两者过于紧张的冲突,缓和了一味对峙的力量冲突。我们还要看到,传统力量在互联网的暂时退却中,却反而开始理解互联网、拥抱互联网。两种力量开始交汇一起,共同影响中国发展。

  在互联网与钢铁之间

  与此同时,过去只有冲动、激情和傲视一切的互联网,在迷惘、被动和痛苦中承受了新的锤炼,获得了新的内涵。于是我们看到,正是在互联网的重大调整中,中国互联网开始从IT产业的边缘成为整个经济舞台的主角;中国互联网开始从一小批敏锐、年轻的边缘人物变成了一股真正拥有财富和影响力的社会主流力量;中国互联网也开始从少数玩家的手中变成了社会大众的潮流;中国互联网也从与现有体制的抵触和不适应,以及传统政策冲突的角色,开始被体制认同,开始被纳入法律的框架,并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光有激情是不够的,光靠热潮是无法持久的,光是一帆风顺是无法成长的。

  2000年,无疑是给所有参与互联网的人士,和所有社会上关注互联网的人们,一个重新思考、重新认识、重新选择、重新启动的机会。因互联网而失衡的社会心理逐渐回归来衡,原先对立的传统力量也开始接纳互联网,对互联网消极抵触的人也开始分享互联网。曾经一往无前而“积怨”深重的互联网也因此卸掉了包袱。曾经“无法无天”的互联网,学会了妥协,学会了冷静。去掉了积聚以久的虚火,消解了沉积以久的浮躁,将平庸跟风的资金清理出去,将盲目追随的企业淘汰出局,把怀疑的、动摇的人们送走。少一份冲动,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狂妄,多一份现实;少一份狂热,多一份冷静。过去年轻、片面的互联网永远成了过去,一个正在成长起来的互联网成为中国社会的全新景观。

  热潮无法最终确立主流,顺利无法走向成熟,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互联网,也是所有社会变革共同的方式!互联网在关键时刻在退却中赢得空间,在被动中赢得主动,在痛苦中雄起。其实,任何一场革命都是如此。

  正如在一场激烈的互联网论战中,节节败退的互联网新秀面对头头是道的权威,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儿子现在考大学,有两个发展方向可供选择,那你是让他选择互联网,还是选择钢铁”!

  挺住意味着一切

  这一年,我们不可能忽视互联网活生生的变化:网络股从高潮转入低潮;投资者由狂热变成迷失;人物由英雄沦为“狗熊”;媒体由追捧反为抨击;创业企业由发展转为生存;政策由观望转为治理……

  但是我们对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更不能视而不见:1999年,还在为工业化和信息化孰轻孰重争议不休,而今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了国家战略;1999年,“比较优势理论”是铁打的营盘,而今天,“发挥后天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是国家“十五规划”的热点;1999年,我们还在为互联网是革命还是泡沫争论不已,而今天,“信息化是关系到全局的战略举措”已经是政策指导;1999年,网络文学是被唾弃的对象,今天已经堂而皇之地成为出版热点……

  但是,互联网也为这种“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重大的一点就是中国互联网将永远失去纯真!原本由一群怀抱理想和激情的年轻人主导的互联网,将永远成为历史。中国互联网将不得不象所有的其他传统领域一样,接纳各种颜色的“污染”。这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这样一种环境下,必然的命运。曾经被视为最干净、最规范、最公平的互联网也不能例外!这种必然的丧失是2000年,以及今后几年中互联网界必须承受的结局。因为,互联网带来的“利益”已经呈现,各种力量都将挥师互联网,开始“互联网转型”,构建自己的利益范围。因此,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阻力,将不再是单纯的反对和质疑,而反而是太多的“关怀”和“爱护”。

  这一年,互联网暂时的灰头土脸,并不是它真正的羞辱,因为它是新兴的,经得起挫折。这一年,互联网表面上的节节败退,也不代表它的没落,因为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正如一位投资者所言:“未来的五到十年,还有哪一个行业能够保持100%以上的增长率,还有哪一个行业能够对社会产生如此持久、深入的影响”!

  因此,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后一道“槛”,能够挺过这一关口,能够顺利承受住这一场考验的企业、个人和投资者,必然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从这样一个哲学角度,冷静回顾这一年的风风雨雨,冷冷暖暖,尤其是在这样急剧的冲突中,考察一系列矛盾和力量的交汇。才可能超越全面浮躁的表象,正确抵达发展的本质;才能不被如云的喧嚣所淹没,把握到真正的变革之道。

·上一篇文章:互联网误解:软件业是不是夕阳产业?
·下一篇文章:互联网误解:在概念热潮中走钢丝


  相关新闻

·互联网创始人预言电视正在走向消亡

李师礼

 

·调查显示互联网地位上升电视影响下降

时晔

 

·互联网呈现巨大商机 如何有效展开网络营销

佚名

 

·个人网站,互联网的先驱力量

佚名

 

·个人网站是互联网发展的驱动力

张艳华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十大趋势

谭晨辉

 

·互联网招聘前景看好 智联欲明年上市

佚名

 

·互联网祭祀服务渐成时尚

佚名

 

·年终盘点互联网

佚名

 

·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发布 产业100强揭晓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