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全球化:美国对中国的进攻何时发动?

首页 >> 中国网络传播网文章管理系统 >> 网络营销与观察 >> 正文

互联网全球化:美国对中国的进攻何时发动?

来源:中国网络传播网   文章作者:方兴东


互联网产业是信息全球化最根本的基础

目前,信息全球化已经超越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的势头,成为当今社会最重大的事情。信息全球化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不仅仅是交互通讯、信息传播和电子商务的工具,而且是信息全球化最理想的工具。与此同时,在这次全新的浪潮中,以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和创新能力为差别,造成的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成为全球的中心话题。中国又一次面临严峻的挑战。

对中国来说,发展互联网会带来一系列与全球化相关的风险和危险。但是,不发展的危险远远比发展的危险更加巨大。从目前来看,发展互联网产业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即使目前网络股一路狂跌,互联网的光芒似乎一下子黯然失色。但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化大普及的速度丝毫不减,而且在这样的低潮下,各个传统产业反而开始真切感受到互联网锋芒的威胁,开始全方位启动互联网转型的实际行动。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产业是信息全球化的最前沿的阵地和最根本的基础,而文化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将尾随于互联网产业的力量之后。因此,在信息全球化的序幕之战中,如何建立自己的产业力量,如何提升产业力量的竞争能力,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因为没有自己的产业力量,在信息全球化中就只能是一种无能的力量。

*第二次风暴就是产业全球化

互联网经过不到10年的发展,大概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从92年到94年,互联网还不叫互联网,它被人们称为“在线服务”,那时候的投资热点主要是一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代表的公司是“美国在线”(AOL);2、到94年开始,互联网软件,特别是浏览器开始受到投资界的关注,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公司就有“网景”。3、从96年开始,互联网开始进入“门户”和“搜索引擎”这样的阶段,它主要是通过信息集成以及搜索引擎的导引,这时的投资热点就如“雅虎”;4、而97年以后,网上零售开始受到关注,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引人注目;5、从98年开始,“B2B”的电子商务开始突现出来;6、到99年,主要的投资热点实际上已经转向业务重组;7、2000年网络股大调整,面向企业应用的B2B软件以及光通讯技术依然炙手可热。

因此在97年之前,互联网发展还只是一个媒体主导的阶段,人们大都认为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媒体。而从97年开始,互联网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一种新商务主导的阶段。电子商务成为其首要特性。到今天,综合了媒体与商务双重身份和力量的互联网逐步成为全球化的主导性力量。

美国无疑是信息全球化的中心力量,因为美国首先是全球互联网产业的中心。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2-1995年,是互联网的市场化、商业化阶段;1995-1999年,是互联网产业化和大众化的阶段。而从2000年开始,美国的互联网发展开始全面步入全球化的新阶段。即怎样将美国的互联网产业推广到全世界。前两个阶段可以说是互联网掀起的第一次风暴,主要是成功地将互联网推向市场,推向社会的发展主流轨道。同时,成为全世界共同追随的潮流。而即将到来的第二次风暴,是美国互联网实实在在的产业全球化历程。

1999年底,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大概有400家,其中比较领先的公司都已经做好了到国外扩展的准备,他们预计今后收入增长的70%来自于外国市场。从2000年底开始,美国以外的电子商务将首次超过美国。因此,美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将取决于其全球化区域性扩张的成败。到1999年底,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大概有400家,其中前50家公司已经做好了到国外扩展的准备,他们将今后收入增长的70%寄托于外国市场。65%的公司将利用并购来扩张版图,网络股低迷大大降低了他们全球化成本。

美国互联网全球化的第一登陆点是欧洲,几乎有一半的美国风险投资或企业投资单位已经至少投资一家欧洲公司。第一波国家应该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最近六个月内进攻。未来一年内向第二波国家: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瑞士。而亚洲的进攻估计在2001年展开:中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是第一波的重中之中。而由于巨大的市场,以及中国成为WTO的一员,到2002年中国将是互联网市场争夺的焦点。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形势严峻

无论资本市场如何调整,舆论如何冲击,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或早或晚地变成网民。我们上了网以后,都会一步步、一点点将网下的消费转移到网上消费。问题只是早一步、晚一步或早几年、晚几年的问题。全世界的人迟早都要上网(当然上网的方式和形式可能不同于现在)。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市场和无边界的媒体,必将聚集成一个消费额巨大的市场。中国也不会例外。中国必将形成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网络消费市场,与现实的市场互补。这块迅速崛起的市场,其规模将超越任何一个具体的产业规模。据权威机构预测,华人经济圈在互联网上的消费将在几年内成为超过美国的最大市场。

那么面对这个必将形成的庞大市场,一个很现实也很迫切的问题是:未来究竟是谁来占领中国的这块市场(或者可以扩大到整个华人市场)?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还是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是新浪、网易、8848等公司还是AOL、Yahoo、Amazon?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根本上是一场资源争夺战。争夺的就是全球范围的资金和人才。中国无疑是亚洲互联网市场的最亮点,根据投资银行高盛预测,从1998到2003年,中国网民的平均年增长率达80%,到2003年将达到8000万之多,占整个亚太地区(除日本外)的40%强。如此规模的市场是任何一家美国互联网巨头不可忽视的市场。而目前比较成规模的市场,如韩国、澳大利亚等,其年增长率分别只有32%和14%。但我们也不能轻易乐观。如果中国不能跟上互联网的节奏和速度,中国在亚洲互联网方面的优势将受到印度的极大威胁。由于印度的互联网政策十分开放,允许外资全资进入。目前大量原本准备进军中国的国际资金开始取道印度。目前印度互联网用户只有中国的1/3,但1998到2003年间,印度的网民增长将远远超过中国,平均年增长率将达130%以上,到2004年有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亚太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如果我们不及时努力,中国除了在软件业被印度远远抛在后面,我们起步不错的互联网产业也很可能为印度所抢先。

*中国互联网将是全球化的竞争

目前,除了Yahoo由于特殊背景,在中国市场有节制的表现外,其他国外互联网巨头几乎无声无息。任由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折腾。其实,并不是国外互联网企业对中国不感兴趣,也不是他们没有本地化能力,而是出于对政策的忌讳。许多风险投资为了高额利润,敢于冲破壁垒,进入中国旧有法律的禁区。但是,这些互联网企业大都是上市公司,使得他们不敢轻易触“法”。但是,中国市场对于美国互联网企业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许多互联网企业都把“中国概念”作为刺激股市的重要题材。一旦政策问题获得突破,这些互联网巨头必然大力投资,挺进中国。

如今,我们都在忧虑中国进入WTO后,国内的金融业会如何?汽车业会面临怎样的冲击?中国的农业会如何?这些忧患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承受的重量,都是必须寻求答案的关键。可是几乎很少人会提出另一个问题: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市场会是怎样的命运?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将如何面对全球巨头的挑战?谁会瓜分中国互联网这块市场?

如今,大家的视野只局限互联网是否泡沫的无谓争议,局限于目前国内互联网“小我”的竞争,局限于眼前发展的是是非非。可是我们将目光放远,着眼于趋势本身,我们危机感将不亚于任何一个产业,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互联网产业的竞争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命运。因为未来任何一个传统领域,互联网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的确,互联网是一个本土化特性很强的服务性领域,将有助于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同时,中国互联网与世界最先进国家的差距要远远小于工业的差距,更小于农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互联网超越时空的特性,注定了它是全球化的最理想工具。它在跨国界的业务延伸、政策壁垒和拓展方面,几乎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障碍。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未来中国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必然是直接的、赤裸裸的全球化竞争。未来与中国电信、新浪、8848等作殊死竞争的必然是AOL、Yahoo、Amazon等国际上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领域资本的全球化和运作的全球化是一把锋利的刀。

目前,政策上的壁垒和市场上的障碍虽然也阻碍了国内互联网的发展,但同时也极大的制约了国际巨头的长驱直入,为中国互联网创造了一定的发展时机。但是这些“保护伞”只是暂时的,必将全面消除;同时也是双刃剑,制约了我们自己的发展。到竞争真正展开时,我们需要具备的就是真正的全球化竞争能力。中国互联网必须在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人才、全球化管理、全球化运作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只将视野局限于国内,那么未来是无法有效参与竞争的。

*发展互联网产业要全球化视野

发展互联网,速度是取胜的核心。目前留给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成长的时间并不多,我们必须认识到未来竞争的残酷性和时间的宝贵性。中国人要在未来的互联网领域乃至全球互联网领域占据自己应有的地位,就必须尽快扶持和培养一批具备全球性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必须打造一批自己的互联网巨头。

尽管我们在努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大多数工业领域以及整个农业领域,中国要赶上世界最先进水平,在可预见的将来都是不现实的。而最有希望塑造全球竞争力的,非互联网莫属。如果我们再度失却互联网上的主动权,那么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因为互联网已经与所有产业都休戚相关,与未来国家命运相关。资本和人才永远沿着最活跃的市场和最丰厚的利润而流动。中国互联网能否吸引足够的国际资本?能否带动国内资本具备新的投资理念?大量积聚的国外留学生能否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而大批回流?……这些问题的答案除了看我们自己的努力外,也必须看到整个亚洲市场风云变幻的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还仅仅是初步完成了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商业化阶段。但现有的这1000多万网民是很有影响力的群体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文章:IT职场新职位解析—网站分析师
·下一篇文章:方兴东:中国互联网也可能被印度超过


  相关新闻

·中国优秀营销传播概念10例及启发

温韬

 

·中国学习力教育第一人、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先生来本站指导

本站

 

·资产还是负累?闲话中国企业网络应用现状

余建祥

 

·互联网创始人预言电视正在走向消亡

李师礼

 

·调查显示互联网地位上升电视影响下降

时晔

 

·杂谈:日本人居然比中国人还系统地整理了中国的SEO公司和现状

余建祥

 

·谷歌的艰难中国行

余建祥

 

·美国宽带普及率名列全球第24 价格高速度慢

钟岩

 

·独家专访21VC张裕:中国缺乏天使投资人

刘阳

 

·中国出口商的网络营销务实之道

佚名